CCN中商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重点图书打造炫彩高颜值“防伪身份证”。

2025-03-07 17:25:07

在纸质书与电子书交融的数字时代,一本装帧精美的图书往往承载着作者数载心血与出版社的专业匠心。但这样的文化结晶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——盗版书籍以低廉成本蚕食着知识创造者的权益。


央视网相关报道中,国家版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“剑网行动”,相继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.15万件,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1200余件。

image.png

打击网络侵权盗版“剑网行动”中,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。

(国家版权局供图)

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-2035)》提出,到2025年,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7.5%,这意味着版权保护会成为知识产权国家战略蓝图中的一块重要拼图。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,构建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。


面对日益猖獗的盗版侵权行为,市场主体亟需建立有效的技术防线——防伪标签作为可追溯、难复制的认证载体,正在成为企业维护正版权益、保障消费者利益的核心解决方案。

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

激光镭射防伪标签

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携手CCN中商,为重点图书打造炫彩高颜值“身份防伪凭证”,用激光防伪标签为精品图书构建起兼具美学价值与安全性能的"智慧护盾",为知识传承打造"防伪长城"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7172536.png

镭射激光防伪标签通过特殊的光学干涉原理,在标签上形成独特的光泽和色彩变化,使标签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炫彩的镭射效果,形成难以复制的视觉标识。不仅美观,而且具备防伪性能。


关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

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有图书、互联网、电子出版物等多项出版权,是高等学校教材出版中心和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出版基地。以学校为依托,坚持为教育、为科研服务的宗旨,已出版图书7000多种、各类电子出版物400多种,其中常销图书800多种、畅销图书近300种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7172539.png

CCN中商

一书一码版权保护

在知识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,图书企业构建防伪体系已成为维护行业生态的必然选择。


盗版图书的泛滥不仅导致出版机构年均损失超百亿元(据中国版权协会数据),更造成知识传播的"系统性污染"——错误百出的盗版内容误导读者认知,篡改的学术成果动摇科研根基,粗制滥造的印刷品摧毁阅读审美。


防伪技术本质上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建文化产品的"质量认证体系",通过构建从纸张、油墨到数字信息的立体防护网络,既为每本正版图书打造独特的"文化基因身份证",也为读者搭建起辨别知识真伪的"光学显微镜"。


除了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图书提供的激光镭射防伪标签,CCN中商还拥有一书一码防伪、防窜、营销等全链路解决方案:


1

首先,CCN中商针对不同的出版物可以设计专属防伪解决方案。基于一物一码技术让每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“电子身份证”,打造“一书一码”智能防伪标签:将物理防伪、光学防伪结合数码防伪,进行防伪标签安全性升级;消费者使用手机扫一扫便能快速查验产品真伪,提供高效便捷的防伪认证方式。


2

第二,通过一书一码的赋码追踪管控,可以全面掌握图书的生产流程和流通记录,在出现质量问题时,可以快速追踪问题源头和范围,并确定问题产品的批次、仓库发货记录、流通范围等,实现快速应对和处理。


3

第三,CCN中商为企业图书进行单品码-箱码进行关联采集,对图书收发货、分销记录全程跟踪,市场稽查人员扫码即可查看,同时系统在消费者扫码授权后链接相关信息,与经销商经销范围进行比对,生成疑似窜货报表,实现高效窜货稽查。


4

第四,数字化营销方案支持。以扫码赢奖、优惠券领取等多种营销活动吸引读者扫码后,可建立音频、伴读、视频课程、线上商城等额外赋能平台,打通线上线下应用,形成用户生态和数据资源,这是最方便和经济的物联入口,将提升消费群体的品牌粘度和图书销量。


CCN中商在图书领域,将“一书一码”深度应用到图书的管理、知识传播和知识产权保护上,是行业内对“一书一码”应用全面且实际价值体现较为显著的数字化产品身份管理体系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7172542.jpg

从法律威慑到技术防御,从源头打击到全民共治,中国正通过持续完善的政策体系构建版权保护的立体网络。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的创新防伪,恰是政策导向与行业责任结合的生动注脚。


在法治与防伪技术的双重护航下,"尊重知识价值,守护创作之光"也将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