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是如何对待食品安全的?
2021-12-10 09:18:50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食品安全问题也渐渐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,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健康与安全。食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品牌形象,也同样关系到食品行业是否能健康、稳定的发展,因此食品安全也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。
党中央把“食品安全”写进中央全会的决定,国务院多次协调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问题,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不断建立,对食品追根溯源,消除安全隐患,各部门也加大了监督力度,使得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大力度改善。
在周朝(前1046年—前256年),尽管技术落后加之交通不便,食品安全事件倒也不多。周朝的食品交易主要是以初级农产品的直接采摘、捕捞为主。
据《礼记》记载,周朝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为:“五谷不时,果实未熟,不鬻于市。”意思就是,五谷、果实还没成熟不得在市集售卖。这一规定也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记录。
为了防止不良食品流到餐桌上,周人从食材源头把关,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。据《周礼·天官冢宰》记载,当时对肉类食品便有一套“不可食”标准:“牛夜鸣,则庮;羊泠毛而毳,膻;犬赤股而躁,臊;鸟皫色而沙鸣,狸;豕盲眡而交睫,腥;马黑脊而般臂,蝼。”大概意思是,夜里爱叫唤的牛,毛稀疏长不好的羊,后腿内侧无毛、跑不稳的狗,羽毛杂色无光、叫声嘶哑的鸟,眼朝上看、睫毛零乱的猪,背上有黑毛、前腿有杂色斑纹的马,这些牲畜屠宰后,肉质不好,会有不同的臭味,是不能吃的。
清朝时期,皇帝对食物的安全格外重视。每次用膳之前,都会用一种银子做的试毒牌或银筷来检测。这一点在如今的宫廷剧中很是常见。检测结束,皇帝才开始享用一桌子的饭菜。即使是在吃饭的过程中,也十分注重安全:不管食物多可口,皇帝也不能连续吃上三口,即所谓的“吃菜不许过三匙”。
清朝是我国历史上食品安全监管最科学的时期。与其他朝代相比,清朝法律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向问题食品转移。
当时,茶叶贸易市场空前繁荣,造假贩假也非常严重。为了杜绝茶叶造假贩假现象,清朝加大了对茶叶真伪辨别的监管力度。一是实行茶叶执照经营。要从事茶叶经营,茶商必须持有清政府颁发的“经营执照”和“注册商标”;要进行茶叶出口贸易,茶商还必须享有出口经营权。
二是实行专人茶叶质量抽查。清朝任命官员专门负责抽查茶叶,对茶叶的包装、品牌以及质量进行彻底抽查,如果发现存在不符现象,要进行相应处罚。例如针对出口贸易的茶叶,要采用滚水泡茶和化学试验法对茶叶质量逐一进行抽查,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,该批次茶叶将全部充公。
如今的中国,早已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,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动力。消费体量剧增也让一些唯利是图的品牌商家动了心思,假冒伪劣、质量低下的产品层出不穷,也为产品安全管理带来了难题。